中超四队在亚冠联赛的首秀中,最终收获了1场平局和3场失利。这样的战绩确实令人失望,因而引发了外界不少批评。比赛之后,这几支球队都遭到了广泛议论,有人指责它们在亚冠赛事中频繁更换首发队员,显得不够努力,并且对国际比赛经验不足;同时,许多球迷开始回想广州恒大从前在亚冠赛场上的强大作风,觉得现在中超各队同那时的差距非常显著。

确实能够看到,这几支球队在亚冠赛事里都安排了人员替换,即便像成都蓉城那样在竞赛中较为活跃的队伍,一旦战况不妙也会调换关键的外籍球员。然而关键点在于,为何它们总是“优先考虑联赛,对亚冠采取保留态度”?这是否表明它们缺少进取精神,只敢在自家范围内争斗?
实际情况是,如果能够忽略情绪化的批评和道德上的约束,单从俱乐部当前状况来分析,这一点就很清晰:在亚冠联赛中表现不佳,对于中超的队伍来说,可能仅仅影响声誉;然而,如果在联赛中发挥失常,那么它们可能会遭遇生存难题。

归根结底,俱乐部若想在联赛中取得佳绩,乃至角逐最高荣誉,才有机会从母公司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也能赢得地方当局更大力度的援助——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真实可靠的战绩为基础。上海的两支队伍,北京国安和成都蓉城,都同样面对这一困境。

成都蓉城本赛季的表现,让投资方开始犹豫,如果无法争夺冠军,他们可能会考虑撤资,只有赢得冠军,才能让母公司重新看到希望,相信他们的投入能够带来收益,否则,俱乐部将很难获得更多的资金。
所以,局外人自然能够轻易地评论队伍在亚冠“状态不佳”,然而,若是确实关注这几支队伍的爱好者,就不该草率地认为他们“舍弃亚冠、专注国内联赛”。毕竟,北京国安必须处理薪资拖欠状况,上海申花渴求征召实力出众的前锋,成都队也盼望在休赛期增强阵容——这些目标都无法仅凭“信念”或标语达成,务必仰仗实际的资金支持。只有赢得中超联赛的冠军,企业界与地方当局才可能愿意投入资金,只有如此,球队才能得以持续运营。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若拿广州恒大在亚冠赛场的巅峰时期作为参照物,以此来评判当下中超联赛各队的竞技状态,这种做法未免有失公允,并且过于理想化。
我们不妨回想,恒大当年在亚冠的强势,并非全然依靠“斗志”和“坚韧”吧?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他们拥有远胜其他亚洲对手的顶级外援和充足的财力支持——单场获胜的奖金,有时甚至抵得上一些中小俱乐部整年的薪水总额。在金元时期,中超多数花费较多的球队在亚冠中都有一定实力,比如上港曾进入四强,鲁能和苏宁也经常能从小组出线晋级。这其中的道理很明显,就是需要大量资金才能吸引优秀外援,并提升球队整体水平。
换言之,若以恒大昔日的表现来衡量当今中超队伍,那么唯一的出路或许就是重新启动“砸钱模式”;又或者,我们只能静待国内球员整体能力大幅增强,即便替补也能与日韩队伍匹敌——不过这显然需要漫长时间。可以预见,未来三五年间,中超球队在亚冠赛场上的被动局面大概不会出现显著转机。
上一篇:马约拉尔:对阵皇马的比赛永远特殊,因为那是我成长的地方
下一篇:返回列表
vs
深圳新鹏城
vs
麦诺尼亚热点
vs
普尔布内
vs
阿基纳扎力
vs
波德拉谢比亚拉
vs
托伦
vs
加鲁达亚克萨
vs
保德比斯基
vs
阿尔恩德萨尔
vs
PVF人民公安
vs
施历斯
vs
弗热希尼亚
vs
奥鲁巴U21
vs
沙迦U21
vs
贾伦
vs
渡巴阿富查伊拉
vs
特瑞內
卡图斯亚
vs
巴亚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