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给大家谈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中国男篮的体制问题,我们都清楚,中国男篮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体制内的,另一种是体制外的,所谓体制内的人,指的是由当地体育局培养的、有着编制的球员,这类球员不能随意转会,体制内球员受人事关系限制,人事关系掌控在体育局手中,故而年薪常常极其低。
还有一种是体制外的球员,即所谓没有编制的,他们年薪通常很是高,欲脱离体制成为自由球员的途径大体有五大类别,分别是打大学生联赛(CUBA),主动退役后再复出,留美打NCAA,从街球出身半路投身打职业行列,从NBA回归之后在国内寻觅下家,有些球员为获高薪就只得走上述其中一条路径,今天就给大家带来这五个人 。

韩德军
韩德君于能在辽宁队这一体制模式下队里拿到300万年薪,这得归功于他是从大学生联赛也就是CUBA中打拼出来的,辽宁一直有着想把韩德军纳入到自身体制范围内的想法,然而却全被韩给拒绝掉了 。

2巴特尔
巴特尔为获取自由身的做法有些极端,他白白耗费了一年时间,当了一年的球监,等到一年期满合同到期后,才以450万加盟新疆,这是他在北京100多万工资的4倍 。

3李根

李根出身打野球,并非体育局培养,然而李根如今工资高得惊人,听闻新疆当时开出年薪1200万的天价合同,虽说最后只付了800万,可那也是杨铭50万年薪的1倍 。

2易建联
阿联原本应当是个完全称得上地地道道的体制之内的球员,然而呢,他先是前往了NBA,之后再回到CBA,这一番经历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体制之外的球员,并且,他这样的一种变化,致使他成为了CBA薪金方面的首位之人,年薪高达2000万 。

1。张兆旭
归来于 NUCC 的体制外球员,在 2010 年,张兆旭回国以后是以自由身的状态加盟上海男篮的,然而他的年薪居然高达 300 万 。
把目光投往体制内球员,像我们的第一控卫,去年他那年薪仅有70万呢,这便是CBA里年薪呈现出的极度分化状况,这同样是具备中国独有特点特征的球员体制 。
下一篇:返回列表
vs
舒尔第
vs
史蒂文斯
vs
霍尔特
vs
森卡姆
vs
四川U20
vs
新疆U20
vs
悉尼国王
vs
瑞典U16
vs
赵心童
vs
雷佩凡
vs
奥沙利文
vs
上海U20
vs
辽宁U20
vs
河北U20
vs
莱巴金娜
vs
凯斯
vs
万隆联合
vs
枥木市FC
vs
HEROIC
vs
G2